Skip to main content
ORKTS圖一: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 - 港澳區域賽 (照片來源: 知識轉移事務處) 

(僅限繁中版本)

「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」旨在激勵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科技創新,促進中外青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。這項賽事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和鍛煉自我的平台,促進了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的科研發展,加速了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的融合,激發青年才俊無限的創新活力。

2025年8月12日至13日,「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」港澳區域賽在香港中文大學(中大)舉行。8月13日,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院士率領代表團出席此次賽事,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亦親臨中大,為比賽主禮。

中大在今年比賽中共提交33個項目,當中有8個項目成功晉級港澳區域賽。在此次區域賽中,通過路演及答辯的方式進行競賽,選拔出優秀項目晉級至「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」全國總決賽。在分組比賽中,中大的「納米孔生物單分子檢測平台」項目獲得生命科學組第一名、「可用於治療血癌的Fc工程化CD9抗體」項目獲得智能醫藥組第一名。

 

ORKTS

圖二: 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院士致辭 (照片來源: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主辦方)

ORKTS

圖三: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致辭 (照片來源: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主辦方)

ORKTS

圖四: 中大參賽項目「可用於治療血癌的Fc工程化CD9抗體」代表 – 伍穎曦(右一)進行路演比賽

(照片來源: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主辦方)

ORKTS

圖五: 中大參賽項目「納米孔生物單分子檢測平台」代表 – 潘天樂(右一)及楊劍鑫(左一)進行路演比賽

(照片來源: 知識轉移事務處)

ORKTS

圖六: 中大參賽項目「開拓噬菌體精准治療攻克超級細菌」代表 – 林志強(右一)及馮鐵軍(左一)進行路演比賽

(照片來源: 知識轉移事務處)

ORKTS

圖七: 中大參賽項目「消化道內鏡下黏膜剝離術的磁牽引系統」代表 – 陳瑋誠進行路演比賽

(照片來源: 知識轉移事務處)

ORKTS

圖八: 中大參賽項目「用於下一代數據中心互聯的神經形態光學處理器」代表 – 王本善進行路演比賽

(照片來源: 知識轉移事務處)

ORKTS

圖九: 中大參賽項目「Sea-U-Foil: 全球首個多模態跨域海洋航行器」代表 – 趙佐權進行路演比賽

(照片來源: 知識轉移事務處)

ORKTS

圖十: 中大參賽項目「稻一」代表 – 李文進行路演比賽

(照片來源: 知識轉移事務處)

ORKTS

圖十一: 中大參賽項目「理想的鋰金屬負極 - {110}織構超薄鋰箔」代表 – 胡希韜進行路演比賽

(照片來源: 知識轉移事務處)

ORKTS

圖十二: 懷進鵬部長等代表團一行、李家超先生、蔡若蓮博士、查逸超教授及盧煜明教授與參賽團隊合照。

(照片來源: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主辦方)

ORKTS

圖十三: 中大參賽團隊及知識轉移事務處代表合照留念 (照片來源: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主辦方)

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 港澳區域賽 - 中大參賽名單

 參賽項目

 參賽者姓名

 指導老師

可用於治療血癌的Fc工程化CD9抗體

伍穎曦、鍾健兒、楊雲霓

梁錦堂教授 (兒科學系)

納米孔生物單分子檢測平台

潘天樂、楊劍鑫、胡德華

何浩培教授 (醫學生物工程系)

開拓噬菌體精准治療攻克超級細菌

謝富達、林志強、馮鐵軍

康偉教授 (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)

消化道內鏡下黏膜剝離術的磁牽引系統

陳瑋誠、黃兆光、蔣子星

李崢教授 (外科學系)、葉瀚智醫生 (外科學系)

用於下一代數據中心互聯的神經形態光學處理器

王本善、肖洽榮、徐滕基、范理、劉少杰

黄超然教授 (電子工程學系)

Sea-U-Foil: 全球首個多模態跨域海洋航行器

趙佐權、閻瑞鑫、韓冰心、吳宗洲、王家樑、王培

陳本美教授 (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)、陳曦教授 (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)

稻一

羅玉兒、卓己珊、鄭亮、林麗婷、張一鳴、李文

謝應龍教授 (化學系)

理想的鋰金屬負極 - {110}織構超薄鋰箔

胡希韜、何震、張逸、陳麗媛、肖静静

李泉教授 (物理系)

 

Useful Information

CUHK Official Press Release: 國家教育部部長懷進鵬率團訪問中大 出席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港澳區域賽